《華文文學》(雙月刊)創刊于1985年,由汕頭大學主辦,是中國內地首份專門發表港澳臺及海外華文文學作品和評論的刊物。
《華文文學》雜志創辦后,立刻激發了港澳臺及海外華文文學愛好者極大的創作及研究熱情,紛紛爭先恐后投稿,其中不乏一些潮汕籍海外華僑華人創作的有關家鄉的作品。
《華文文學》雜志以前屬純文學性質的刊物,內容以文學作品及評論為主,不過從2000年開始,逐漸改為學術性刊物,以刊登文學評論以及學術論文為主,目前為雙月刊。目前汕大《華文文學》雜志仍在全球發行,訂閱者約一半是來自境外,而通過網絡關注該雜志的讀者也遍布全球各大洲,為港澳臺及海外華文文學的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發表網持有《出版物經營許可證》、《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依法從事國內所有合法期刊訂閱及第二類增值電信業務中的信息服務業務。雜志訂閱屬于預付款業務,訂閱后不建議退款,如客戶單方面執意退款,將扣除訂閱費用的14%。訂單配送時間已起刊時間為準,如需修改起刊時間請務必聯系客服。本站提供機打全額增值稅專用、普通發票,支付成功后可單獨寄出。同時,本站不是華文文學雜志官網,直投稿件請聯系雜志社。
一、華文文學本刊常設“臺港文學研究”、“東南亞華文文學研究”、“美華文學研究”、“加華文學研究”、“新移民文學研究”、“域外漢學”、“華裔文學研究”、“兩岸對看”、“理論前沿”、“學術批評”等欄目,熱誠歡迎海內外專家、學者及學術新秀賜稿。
二、華文文學本刊將優先采用見解獨到、論證嚴密、文字簡練的學術論文,篇幅以六千至兩萬字為宜。
三、華文文學來稿請附英文標題、300字以內的中文摘要和3-5個關鍵詞。摘要采用第三人稱撰寫,不用“本文”、“作者”等作主語。
四、作者署名置于篇名下方,并用括號標明作者單位,所在省、市和郵政編碼。稿件末尾請附上作者簡介和聯系方式,包括姓名、性別、單位、職稱、學位、電話號碼、電子郵箱等信息。
五、參考文獻和注釋一律附于文末,基本格式如下:
①駱以軍:《醫院》,王德威主編《微雨魂魄》,上海文藝出版社2006年版。
②賴寶珠:《把世界搬進方格子的女人》,載1990年6月5日馬來西亞《南洋商報》。
③呂正惠:《六十年代的臺灣“現代化”文化——基于個人經驗的回顧》,《華文文學》2010年第4期。
④劉?。骸侗跚榛常喊紫扔縷來?,花城出版社2000年版,第XX頁。
六、本刊對來稿有刪改權,如不同意,請在來稿時說明。
七、請勿一稿多投,如三個月內未獲采用通知,作者可自行處理。稿件一經刊載,即致稿酬。
作者:劉再復 單位:
沒有一個像高行健如此給我啟迪。這啟迪,甚至改變了我的某些文學理念和思維方式。高行健,前后至少有四次"人文發現":1.發現二十世紀的"現代蒙昧",即被"主義"(政治意識形態)綁架、主宰的蒙昧;2.發現"自我的...
作者:朱壽桐 單位:澳門大學中文系
這是朱壽桐教授對王富仁先生的懷念文章,也是一篇性情之作。
作者:梓青 單位:
黃萬華新著《百年香港文學史》由花城出版社出版。該書分早期(19世紀后期—1945年)、戰后30余年(1945年-1970年代)和近30余年(1980年代至今)三個時期,講述百年香港文學的發展歷程。全書在"香港文學與中華文化...
作者:錢林森 單位:南京大學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研究所
法蘭西華裔院士,著名學者兼詩人、小說家、藝術批評家程抱一——弗朗索瓦·程(Fran觭ois Cheng),是當今法國華裔法語文學界旗幟性人物,他的出現,是近代中法文學與文化交流、碰撞、匯融的產兒,是20世紀下半葉華裔法...
作者:歐陽昱 單位:上海對外經貿大學
《干貨》是歐陽昱的一本書的標題,之前擬選編一部分,改名為"歐陽昱詩話"在本刊發表的。"求證不知道口炮協會"成立于2016年10月,是一個詩歌微信群的名字,該詩群由詩人楊邪發起,獲歐陽昱贊賞。參與的詩人包括陳貝...
作者:顏敏 單位:惠州學院中文系
微信既是華文文學跨語境傳播的新形式,也是華文文學跨語境生存的新空間。首先,通過個人微信號,公眾號、微信社群等多種途徑,華文文學在微信中的跨語境傳播變得頻繁而便捷,時空距離和文化差異趨向模糊。其次,面對微信...
作者:潘雯 單位:浙江省委黨校社會學文化學教研部; 中國社科院馬克思主義學院
本文追溯了作為文化批評關鍵詞的"自我東方主義",在美國亞裔——生活在西方社會的東方人——的文化身份建構里,曾經引發過怎樣的發現、行動、理論與思辨。論文按照歷史的時序,認為"自我東方主義"首先讓亞裔發現...
作者:馬筱璐 單位:美國卡拉馬祖文理學院
"革命文學"作為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濃墨重彩的華章長期受到學術界的大力關注,但少有研究追溯"革命文學"這一概念在全球語境下的跨文化傳播歷程。事實上,"革命文學"從未在俄蘇或日本被當做一個重要的理論口號,更...
作者:荒林 單位:澳門科技大學國際學院
施叔青長篇巨制"香港三部曲",以妓女黃得云施展身體和商業頭腦改變命運為主線,書寫香港百年滄桑歷史,借喻欲望關系中身份糾纏情景,象征香港百年殖民與被殖民的復雜捏塑,書寫性政治/殖民政治的復雜話語,體現后現代...
作者:祝修文 單位: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
中國當代文學批評界普遍將偏離"現實主義"的作品視為"荒誕"。本文試圖從歷史考古學的角度來重新探討中國現當代文學"荒誕"的譜系,以此糾正這種誤讀。它作為一種情感結構,可以作為一種批判的界面,讓我們去理解...
作者:翟猛 單位: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 瑞士蘇黎世大學
20世紀60年代,美國中國文學研究界對中國當代文學的研究雖受冷戰影響,但仍涌現了一大批優秀學者,對海外中國當代文學研究產生了重要影響。白芝從文學史及創作技巧等角度對中國共產主義小說與傳統白話小說之間的傳承...
作者:楊君寧 單位:中山大學中文系(珠海)
香港詩人溫健騮在當今詩壇已成陌生的名字。詩人因鼻咽癌早逝,得年僅三十二歲。身后較為整全的作品輯錄,只有《溫健騮集》一種。本文嘗試從溫健騮的詩文作品中透露的線索,譬如他與大陸三十年代詩人之私淑淵源、臺灣...
作者:閆海田 單位:復旦大學; 淮陰師范學院文學院
20世紀五六十年代,徐的批評文章經常在港臺文藝界激起較大的波瀾。個中原因,排除徐本人不事阿諛之道而屢屢與人不睦,則正是徐敏銳深刻的直言能經常觸到當時文藝界的痛楚。對徐因過于"學術"而屢次三番地引起港臺文...
作者:羅錢軍 單位:上海師范大學對外漢語學院
李碧華的小說顛覆了傳統意義上的寫作模式,更多的是運用影視技法來架構小說,這使得她的小說具有明顯的"劇本感"和"鏡頭感",此類小說可稱之為"影像化小說"。不可否認,影像化的敘事手法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李碧華...
作者:司方維 單位:南京大學文學院; 許昌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
蔣曉云以臺灣外省人題材重回文壇,但敘說立場與眷村文學不同,外省人內部的分化昭示出反抗壓迫性話語的大語境之下歷史詮釋的分化。同樣是個人、女性的視角重敘歷史,蔣曉云多關注與政治無關致力生存的素人,在日常生活...
作者:陳翠平 單位:廣東技術師范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
張大春的武俠小說《城邦暴力團》兼用第三人稱和第一人稱敘述視角,呈現出傳奇與反傳奇雙重色彩。小說以完全不會武功的讀書人視角,表達了現代知識分子關于隱遁和逃亡、寫作的意義與局限等問題的思考。第一人稱敘述者...
作者:孫連五 單位:山東師范大學
夏濟安是被中國學界遺忘的一位杰出學者,從現有資料看,他的文學創作并不多見,由于種種原因,他的學術成績長期被大陸文學研究界忽視。這篇論文首次解讀夏濟安的《傳宗接代》,并借助新批評方法對該文本進行了細讀分析,...
作者:唐書哲 單位: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 中國礦業大學外文學院
從啟蒙現代性的角度來看,美華作家閔安琪《紅杜鵑》中的"文革"書寫是作家在西方語境下,從敘事者的主體性、行政系統對私人領域的入侵和人性解放的"解放敘事"等方面用普遍人性和民主自由等"現代性"普適價值觀反...
作者:張怡 單位:蘇州大學文學院
《春月》是華裔女作家包柏漪的代表作,小說以"春月"這個出生在封建大家庭的女人為主線,描寫了兩個老式家庭五代人的經歷。包柏漪試圖將跨越百年的家族史融入到近代中國社會的歲月變遷與歷史發展中,努力"再現"真...
審稿時間比較長,近4個月吧差不多,當然華文文學雜志的審稿時間主要看重文章質量,沒有強制性的課題要求,重點在文章的原創性和創新性,雜志編輯的修改意見,作為一枚雙非小碩,雜志給了機會修改。
華文文學雜志編輯很有效率,并且初審非常仔細,投稿3個月多幾天,兩位評審專家,審稿意見很中肯,很有幫助。不過8月底才收到修改意見,修改完了上傳了,過了1周狀態變成了排版,繼續耐心等待接收函!這份雜志在學界很有權威的。
華文文學雜志比較注重實用性,個人覺得比那些所謂的理論性論文實用,在內容這塊還比較注重。能學到東西。今年投稿發現難度降低了一些,不知道是不是錯覺,覺得還是不錯的。
第一次投華文文學雜志,總共4個月的時間,是個效率很高的雜志。針對我們的復議,雜志編輯并沒有偏袒審稿人,另外找了相關專家進行仲裁。祝雜志越辦越好!也祝各位科研同行多出成果,多發文章!
歷時3個月整,因為以前沒有寫過論文,退修沒有信心,花了一個月時間修改,有點長,但是皇天不負有心人,總算錄用了,總的來說,《華文文學》編輯老師很好很負責,還有就是審稿老師很快!當然自己也辛苦了,有好的運氣!加油!
大家對華文文學雜志比較看重,審稿也是很仔細,給我得審稿意見,是非常的行內人的意見。對自己的提高很有幫助。最后要說的是,我覺得自己還是挺幸運的。希望大家投稿順利,在3月30好正式網絡出版,很有紀念意義的日子,特別來評價。
審稿專家速度快,發表速度也快。從投稿-審稿-錄用一共87天。另外,編輯很給力,超好說話,審稿人給的意見也很誠懇。總之,好期刊,頂一個!感覺評審意見比較中肯,編輯態度10086個贊。
整篇論文從投稿到錄用花了正好3個月時間,論文是修錄,中間審稿就花了較長時間,審稿速度關鍵還要看審稿人,我的文章第一個審稿人很快回消息了,第二個審稿人快2個月時拒審,無奈換了第三個審稿人又花了一段時間,中間催稿很多次,但編輯老師們并沒有因催稿而對文章有看法,而且打電話都很和氣,贊一個。
雜志價格便宜,很實惠,內容很豐富,是正品,已經在發表網訂過很多雜志了,服務絕對信得過,很放心,發貨也挺準時的。物流快包裝好!方便,快捷,省心。
投稿接受后還有多次校稿,編輯非常仔細,也是很好的學習過程。我的稿子在二校后發現作者信息出現了問題,本來以為沒法改了,抱著嘗試一下不后悔的心理寫信給編輯,非??斕木突匭糯砹?,非常非常感謝編輯老師。?!痘奈難А吩槳煸膠?!
文學領域不錯的雜志,審稿比較嚴格,多了一個終審階段,關鍵是審稿速度比較快,初審過后,外審一般15天外審專家能給審稿意見,我的文章從投稿到編輯加工僅用了兩個月?;共淮?。
2月4日投了一篇,2月12號初審+外審,中間有2個拒審,編輯很負責人催稿很給力,1個月多一點,3月24日2個意見回來,結論是修改后終審。沒有什么大的意見,修改了下題目和摘要,加了兩句話,當天就修回,第二天編委會終審,3月31號終審審回,4月2號打電話問編輯說已經采用,從前到后都比較順利。該刊被認為是....領域的第一雜志,審稿流程比較嚴格,相對來說中一篇很難,比較幸運,遇到了好的編輯和專家,希望大家也能中!經驗是一定要有自己原創的東西,并且理論分析、仿真對比都要有,內容上要過關,另外要邏輯條理清晰,這樣外審專家即使不是你這個小方向也會很支持你的!不過還需要一些運氣成分,比如外審專家、編委都不忙才會很快審理完畢的,祝大家好運!
初審半個月,連續兩次不同時外審,一審一個月通過,如果拒稿,不送二審,二審又一個月,給出意見,分為:發表,修改后發表,修改后審查,拒稿。很幸運,我的一審發表,二審修改后發表。很快修改后提交,當天給編輯部打電話,同意接收!激動,歷時兩個半月接近三月,十分滿意,自我感覺編輯部的老師很敬業!
前期有點慢,因為它是第一個外審完了后再送出第二個外審,大概花了2個多月時間,完了就很快,修改再提交一兩天就有處理結果了,編輯態度很好。給個贊~
07.08投稿,當天通知外審。08.23外審返回意見。09.09通知錄用。論文質量寫的可以!提的問題都是一些簡單的好修改的?;奈難У謀嗉史淺5母?!錄用之后等著慢慢出版吧。
華文文學審稿流程較為規范,編輯部工作人員沒有通常那種行政人員的氣息,工作較為認真,編輯比較負責,郵寄版面費發票還較為及時,郵寄之前還特意打電話來確認,贊一個。
5.3收稿,5.18初審結束,送了兩個外審專家 一個到規定日期結束沒有審,一個6.19就審完了,建議接收,最后7月6號通知修改后錄用。我每次不管打財務電話還是編輯部電話問事情都有人接,從沒遇到過說打電話不接的情況。
華文文學雜志的審稿倒是挺快的,35天左右返回修改意見,修改后錄用,郵寄了錄用函,但是之后五個月一直沒有消息,發郵件詢問被告知還得12個月后才能見刊,也就是從錄用到見刊需要17個月?。?!需要提前見刊的謹慎投稿?。?!
審稿還比較快,一個月就有消息了,沒有什么具體意見,就說有一定學術價值同意發表,讓控制字數之類的。但錄用到出版很慢,版面費很貴,沒有稿酬,只給一本雜志。